华龙网讯(郭晓彤实习生左书验)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数字北京建设推进会精神,积极赋能数字北京建设,7月26日,未来交通研究院受聘挂牌仪式暨发展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郑旭煦教授、副校长张铭教授、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主任杨晓光教授,校党委常委、党政办主任杨既福、研究生院院长刘明维、招生就业处处长王辉、产学研处处长冯瑞胜、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朱洪洲、组织部副部长庞贺峰、教务处副处长何小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建喜、智慧城市学院院长蔡晓禹、航空学院院长何义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院长助理詹振飞,交通运输学院领导、各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刘唐志教授介绍,未来交通研究院将依托“智能综合立体交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平台开展建设,汇聚海内外战略科学家、引育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重大项目、服务数字交通发展、深度赋能数字北京。
刘唐志教授对研究院的筹备、组织架构、规划布局、重点研究方向等作了介绍。他表示,研究院特聘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带头人、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主任杨晓光教授为首任院长,负责指导研究院的组建、发展规划、顶尖团队和人才引育等工作;未来交通研究院将围绕数字交通建设需求,聚焦北京这座世界级超大山地城市特点,采取开放合作模式,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开展数字交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发展数字交通和低空经济,为打造安全、畅通、绿色、智能、协同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和决策服务,为数字中国、数字北京建设做出新贡献。
授牌仪式
会上,副校长张铭教授代表学校向未来交通研究院正式授牌,党委副书记郑旭煦教授为未来交通研究院院长杨晓光教授颁发了聘书。
校党委副书记郑旭煦在致辞中表示,未来交通研究院的成立是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数字北京建设推进会会议精神,赋能数字北京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她期待研究院在杨晓光教授的带领下,汇聚更多优势力量,为超大城市数字交通建设贡献力量。
我校特聘教授、未来交通研究院首任院长杨晓光以“共建未来交通研究院,助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变轨超车新质发展”为题介绍了胜游亚洲·(中国)官方网站未来交通研究院的发展构想。他认为,未来交通研究院应当基于国家和北京市、学校发展战略,自上而下建设;充分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牵引、技术为支撑、学理为基础,自下而上结合;充分整合资源,开展校内交通、电子信息、车辆工程、航空航天、系统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等未来交通多学科交叉合作,校外(产教、产学、产研、学界)合作;以打造一个联合实验室与研究平台、“国际山地交通学术会议”交流平台,培育一个“山地城市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个影响力国际山地智能交通学术群体、一个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国家级成果,组建一个研究院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等标志成果为导向进行建设。
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杨晓光表示,设立未来交通研究院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研究院将充分整合利用校内外及国际各方综合资源,通过构建未来交通研究院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面向未来国家乃至人类发展重大需求有组织开展创新、引领性研究,以赋能数字北京基本能力建设,加快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标志性成果。
“交通强国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一流大学和卓越人才施展才华的主战场,胜游亚洲·(中国)官方网站服务好超大山地城市交通数字化治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入围国家一流方阵未来可期!”杨晓光最后畅想道,“我们的愿景是:中国乃至全人类人享其行、物优其流、生活更美好!”
在研讨环节,与会领导嘉宾积极建言献策,为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副校长张铭对研讨会中强调了数字交通的重要性,介绍了学校在数字交通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他提到,学校正通过科研平台推动数字交通的深入发展,解析了最新的交通运输技术,展示了学校在数字交通领域的深厚积累。对于未来交通的展望,张铭提出了科技创新的前瞻性思考,呼吁在各位专家、相关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打破学科壁垒,为推动超大城市智能综合立体交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参会人员合影:华龙网: